联系平台
  • 国内刊号:CN 32-1115/S
  • 国际刊号:ISSN 0257-4799
  • 主管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蚕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主编:李木旺
  •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
    666号 江苏科技大学期刊社
  • 邮政编码:212100
  • 电话:0511-85616835
  • 信箱:canyekexue@126.com
  • Q Q:849229965

黔西北石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期刊年份】2025年第03期
【作者姓名】张  芳  陈  彪  罗泽虎  陈海芬  石燕金  邢  丹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差异,旨在筛选出适宜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的土地利用模式。选取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桑园、桑树+玉米地、柑橘园、刺梨地、玉米地、自然恢复林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普遍酸化,桑树+玉米地、桑园为中性土(pH 6.5~7.5),其余4种为弱酸性土(pH 5.5~6.5),桑树+玉米间作模式土壤含水率最高,桑园土壤容重最大,刺梨地和柑橘园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脲酶、蔗糖酶活性以刺梨地、桑园、柑橘园更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之间存在协同积累效应,而酶活性与理化指标的关联机制各异,呈现显著的差异性特征;因子分析表明,提取的4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7.489%,可以反映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不同样地土壤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为桑树+玉米地、桑园、柑橘园、刺梨地、玉米地、自然恢复林,表明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桑树+玉米)在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提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该区域推广桑树+玉米间作等复合经营模式,以实现生态恢复和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